第十一章:洛苏宏图,国际三可汗制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十一章:洛苏宏图,国际三可汗制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耀目的光照在大开的宫殿门前,晕染上一层薄薄的金妆,自极广的殿前而上,一层层扶摇直上的阶梯,宛如传说中步入天宫的阶梯一般。

    洛苏抬阶而上,立在殿门之前。

    天子、太上皇、皇后、诸皇室亲王、诸大小外戚、诸十六卫大将军、宰相、各部堂官、番邦酋长、诸夏小国之主,无数的目光,尽皆望来,落在洛苏身上。

    该如何来形容洛苏呢?

    见过洛苏的人,从不曾用美或者丑这样的言语,也不曾用年轻或者苍老这样的词语,就如同皓月当空时,群星都要隐退,当洛苏身上那浓郁至极的渊沉展现在万人之前时,当那宛如在翻看一本古书的韵味透出时,其他的就只能是细枝末节了。

    在他的身侧,站着一个妙龄的少女,未曾及笄的年纪,漆黑如墨的柔顺长发,瞳眸若璨星,白瓷般的肌肤,眉若青山,秀如远黛,有若含苞待放的骨朵,似有微微的沁香透出。

    正是洛玄夜和李秀宁的第一个孩子,深受二人宠爱,又被李世民宠爱的洛君薇,在贞观元年四月被封为安乐郡主,美名盛满长安。

    她陪在老祖宗洛苏的身边,一步不摇的走进殿中,李世民亲自从御座走下,来到洛苏面前,把住洛苏的手臂,“国师,您终于来了,让朕一番好等啊。”

    洛苏轻声笑道:“天可汗的荣耀时刻,应当让天子独享,这个名字,真好听,这些番邦胡人,也是懂什么叫做诸夏之美的,我看其中有许多,一副汉人面孔,应当是迁徙到西域以及逃亡塞北的汉人武装,借番国回归中原。”

    在塞北有很多汉人武装,大唐征讨突厥的时候,在反间、用间方面,以及粮草补给方面,得到了很多汉人武装的帮助。

    这些汉人武装现在用番邦小国的身份来到大唐,目的是保持半独立的情况下,进入传统朝贡体系,吃大唐的赐福和商业福利,以维持生存,唐朝君臣对此心知肚明,这很正常,就相当于是雇佣军。

    李世民笑一笑,对洛君薇柔声道:“薇薇,去你母亲那里吧。”

    洛君薇福礼后往李秀宁那里去,李世民和洛苏联袂往上首而去,在殿中最上首,是李渊和李世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在李渊两侧。

    洛苏则有一个单独的座位,就像是东汉时的司隶校尉、尚书令等官职,级别比三公九卿低得多,但是位低权重,所以在朝会时,有单独的座位,号称“三独座”。

    现在洛苏是同样的道理,他现在的地位有一点类似于大唐宾客,但又不是,他是大唐的老师。

    所谓天地君亲师。

    常言道,忠孝难两全,事君以忠,事亲以孝,忠孝难两全的意思是,君王和双亲的地位是一样的。

    又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真正的老师地位,又不比父母差。

    所以这大唐的君王和大唐的老师,君王自然是略高的,但君王绝不能以对待宾客以及臣子的态度去对待老师。

    当洛苏坐定的那一刻,大唐朝臣在礼官的指挥下齐声行叉手扶额礼,“参见国师,国师万安!”

    洛苏的国师位在三师之上,群臣面而见礼,这是诸朝臣都知晓的,番邦诸人见状也齐齐行抚胸礼,拜伏道:“外邦之臣,参见国师!”

    李世民昂声壮阔道:“国师通晓天时,善察阴阳,能合四方,能辨万人,才能高出千古,当世亦无所及者,今日诸邦朝贺,朕请国师前来,为大唐、为诸国,为朕,为诸王国主,为大唐百姓,为诸国生民,指一条路,画一条线,使我大唐及万国之邦,永昌永盛。”

    哗!

    李世民所言,使殿中几乎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他对洛苏的推崇之高,是众人之前所不敢想象的。

    尤其是在这种对大唐至关重要的外交场合,将这件事交给洛苏,这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

    外交对中原是至关重要的。

    一個好的外交能够让帝国,民不亡而边患自解。

    这些小国单独拿出来都不算什么,但只要有一个强大的部族统合,立刻就是一个幅员辽阔,拥护百多万户口的炽盛大国。

    这几乎已经达到了大唐四分之一乃至于三分之一的户口。

    不仅仅人口多,战斗力也强,匈奴、突厥,能以不到中原十分之一的人口,却能抗拒中原,其中自然有内因存在,而不仅仅是运气好。

    草原人逐水草而居,擅长射术,又擅骑术,比大唐内地中只会种地的农民,是更适合作为兵员存在的。

    一汉当五胡,说的是良家子那种经过专业训练的,不是随便从地里拉个农民出来。

    御使边塞胡人夹杂汉人精锐,早在汉朝就经常这么干,这是保持帝国战斗力的通用做法。

    ……

    太极殿中,除了李世民等少数人外,众人皆跪坐在席中,待突厥颉利可汗战舞结束后,宫娥为所有人换上新的酒爵。

    洛君薇再次站到了洛苏身侧,洛苏的声音很是清亮,却又不失厚重,殿中所有人都能够听的清清楚楚。

    “蒙素王恩典,今日站在这里,与诸君会晤。”

    洛苏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感慨。

    多久了,他不知道有多久不曾如同现在这般,面对着如此多的国家,在这里出言。

    那时跪坐在他面前的,都是姬姜的诸侯,而现在,时代变了。

    一代代人开拓,现在诸夏有了更深厚的基础,能够做成更大的功业。

    蒙素王恩典,对洛苏而言,这不是一句空话,他是真正的蒙素王恩典,才得以站在这里。

    而殿中众人只能感觉到,仿佛山在晃动,仿佛水在汹涌,当洛苏站起来的时候,就好像光都瞬间暗淡了一瞬。

    “诸君,远离乡土的人就如同失去翅膀的雄鹰,诸位却不远万里来到长安,觐见诸夏的天子,想必是因为得知了大唐皇帝陛下得到了皇天的垂青,拥有了崇高的天命,成为了至高的皇天之子。

    诸君秉持着和平来到长安,不愿意再让战火燃烧到自己的国土和城池,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子民陷入无尽的危亡中,而不能求得生存的权力。

    诸君将天可汗的尊号献给诸夏天子,希冀着天可汗可以为草原带来长久的和平,而不是过去无数年的混乱以及杀伐,避死而求生,这是人之常情,天子又怎么会不明白呢,于是天子接受天可汗的尊号,回应你们的祈求!”

    洛苏的话一说罢,殿中诸人顿时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喝彩。

    “天可汗万岁!”

    寻求一种新的秩序,保持安定,这正是大多数国家来到长安的原因。

    这些小国的目的是安定,而不是争霸,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正确处理番邦关系。

    李世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一想到接下来洛苏所要说的,他就感到无比的激动。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他将会是古往今来,权力最大的君王,统治广袤的地域以及数以千万户的子民。

    洛苏的声音依旧在殿中回荡,每个人都能够清清楚楚的听到他清朗的声音,“蛇没有脑袋就难以存活,国没有君王就不能存在。

    世上总有奸邪之人,想要破坏来之不易的平静;总有野心之人,妄图用奸计来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总有易于愤怒之人,遭受挑拨。

    诸部之间,总有互相的攻伐,互相的杀戮,因为种种原因,互相之间不信任,互相之间有防备,于是无数的战争本可以避免,却最终爆发,结果是两败俱伤,各自疲惫离场,没有人可以幸免于难。

    天子想必深深地为此忧虑,并且试图改变这些过往的一切。”

    李世民立即接话沉声慨然道:“朕既然为天可汗,便是草原万民之主,庇佑子民,协和万国,这是朕的责任,那让子民避免伤害,便是朕的义务,朕实在是不忍万民丧命。

    国师若有良计,烦请提出,朕求计若渴。”

    洛苏便朗声笑着说道:“让我给殿中的诸位讲一个故事吧,在遥远的邦周时期,有一个叫做宋的国家。

    有二十个宋国的猎户进山打猎,却掉进了坑洞之中,不能跳脱,食物不足,为了抢夺食物,互相残杀,最终逃出生天的时候,只有三个最强壮的人活着。

    但实际上,那些食物足够十个人吃,甚至如果能够忍着挨饿的话,足够二十个人都活着,所以死去的十七人都相当于白白死去。

    一个齐国的智者知道了这件事,于是感慨的说道:‘人在生死之间的时候,想要牺牲别人让自己活着,在宋人看来,大概也算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这些宋人能订立一个盟约,确立一种分润食物的方法,然后所有人维护它,这是一件可以避免的事,纵然真的食物不够,也可以用一种方法,选择让某一个人活着几个人死去,而不是几乎所有人都死去’。”

    洛苏的故事讲完,那些聪明人就已经知道洛苏要做什么了,果不其然洛苏紧接着就说道:“诸国为大唐天子上尊号天可汗,让大唐天子去管理你们万里之外的子民,这想必是极其难的,最终还是要由你们去管理你们的部众子民。”

    洛苏的话说出来,大唐的官员都没有什么表情,而大多数的酋首都露出了笑容。

    这是自然之理,不会真的有人以为,击败了冬突厥,就能够让万里之外的国家,主动缴纳赋税,称臣内附吧?

    幻想中可以有,但现实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实只要想想,不要说万里之外,就算是中原内地,那些距离皇帝这么近的地主,都要想法设法的隐匿户口,兼并土地,进而逃避赋税,更不要说是万里之外。

    那些天高皇帝远之地。

    不要看现在他们齐聚长安,臣服于大唐,极其有诚意,但这只不过是臣服于李世民,臣服于现在的秩序罢了,一旦李世民去世,大唐再一侵害他们的利益,立刻就会翻脸。

    但这样的现实,就不管了吗?

    自然也不是,近有近的管法,远有远的管法,在姬昭时期,叫做五服制度。

    所谓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为甸服,环绕天子建立起来的列国为侯服,侯服之外为宾服,其外是要服和荒服,基本上按照每五百里为一服。

    甸服要每日朝贡,侯服按月,绥服按季度,要服按年,而荒服则只朝贡一次。

    在周天子的体系中,蛮荒夷狄只要一辈子来朝贡一次就足够了,不算是违背礼制。

    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当初的交通实在是太过于不便利,而且野外过于危险,时时朝贡,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个可能非常反常识的知识,便是洛国和齐国,这两个国家虽然位高权重,但在五服中,实际上洛国和齐国是按照第四等要服去朝贡的,因为实在是距离镐京过于远。

    这种情况直到彻底迁都到洛阳后才改变,邦周重新划分了五服。

    五服制度是姬昭在礼制和现实中,进行的一个折中的选择。

    在洛苏看来,这世上的根本政治道理是完全相通的。

    放在现在的大唐是一样的道理。

    那一天洛苏和李世民在棋盘上放下黑子,便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

    至于那些白子,就是一个个圈,而这些圈子的唯一划分依据,不单纯是距离,而是朝廷大军所能够到达的时间,即发生叛乱后,最精锐的禁军平叛进场的时间。

    根据陆路和水路的不同,划出了五个圈子,分别是七天之内、半个月之内、一个月之内、三个月之内,以及三个月之外。

    三个月之内的圈子,几乎就囊括了整个关中、蜀中、河西、河南、河北、淮南、江南,可以说传统中原熟地都在这里面。

    而行军三个月,几乎就是帝国军队投送的极限。

    不是说更远去不了,而是先不说三个月的行军时间,叛军已经将所有准备都做好了,即便是到了那里,所要付出的代价只会让中央帝国陷入极深的财政负担中。

    可以说,除非为了大战略,否则持续进行这种长途跋涉的战役,不用多,只要两三次,以农业为根基的中央帝国,就会自己陷入崩溃中。

    实际上在洛苏给李世民讲述了这个理论后,李世民就隐隐感觉到,如果大唐真的拥有西域以及草原,那府兵制度貌似不能适用于统治这么广袤的疆域。

    毕竟府兵要种地,而且府兵都是轮值,在长安待多则两个月,少则一个月,就要回家,如果将府兵调到西域去戍卫,或者调到漠北去戍卫,即便是从长安出发,那仅仅在路上就要花费至少半年的时间。

    来回就是一年,这一年的吃食,都要府兵自己提供,还要准备衣服、甲胄、马匹的草料,那沉重的负担,李世民这深谙军事的人,仅仅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况且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去驻守,不可能很快就回来,起码要待几年,要不然时间都浪费在路上。

    那家里的地怎么办,那家里没有男人,在这个时代,家岂不是垮了。

    所以当洛苏将第五枚白子放在棋盘边缘,对李世民说道:“这就是传统的荒服,所谓荒服,就是帝国实际上,只会消耗力量而难以得到什么的地区,草原、西域这种地带就类似。

    但又迥然不同,西域很重要,它虽然不能直接给帝国带来什么,但缺少它,帝国就相当于断掉了一条腿。

    当初汉朝的时候是怎么统治这样的呢?

    本质上就是自治,当时西域百分之九十的兵力都是西域本地人,当然,这些本地人,包括原西域人,和西域汉人,但无论是什么身份,他们只有一个西域人的身份,甚至就连刘氏镇守的诸侯王,以及我洛氏镇守的无双侯,也已经深深西域化。

    在整个汉朝,从汉宣帝之后,到汉朝灭亡,中央朝廷都没能再往西域插手。

    不是没有尝试,而是失败了。

    但西域也没有给中央朝廷找大麻烦,完美的发挥了一个通往极西的商业中转站作用。

    于是后来只单纯设置西域都护府,实际上下面的人全都是西域本地人。

    当然,这得益于北方草原上,没再崛起一个强大的势力,等到鲜卑崛起,西域再次进入了大国的争端中。”

    了解了这些之后,李世民就对洛苏提出的建议更加信服,甚至他认为洛苏的办法是现在最适合大唐的。

    ……

    殿中的窃窃私语略停一下后,洛苏又接着说道:“宋人不明白的道理,诸位却不能不懂,数年前天下征战不休,于是天下黎民作难,待大唐一统四海,天下于是止戈数载,天下遂有安定。

    这便是天上不能有两颗太阳,地上不能有两个君王的道理。

    天下之对错、道理,皆在天子之念。

    推及四方,难道有所不同吗?

    现在诸国推举大唐天子为天可汗,便是以天可汗为主,据说西域将之称为万王之王,那么服从天可汗之命,便是应行之事。

    诸如冬突厥曾欺凌薛延陀,如此往后,便上报天可汗,对错是非,由天可汗决断。”

    殿中一阵骚动,听从天可汗的命令,以及最重要的,天可汗要作为国际事务的唯一仲裁者,最至高无上者,不仅番邦之人,就连大唐臣子也多有侧目者。

    洛苏面色毫不变化,“天可汗受皇天素王恩典,统治皇天之下的所有子民,而诸国国主,便是为天可汗牧养万民之人。

    但凡前来长安朝贡的番邦异域之国,按照土地多寡、部众多寡、天赋才智、血缘远近,各自划分爵位高低,地位最崇高的得到金印,上书:天可汗赐烈日可汗印;次一等的得到银印,上书:天可汗赐明月可汗印;最下一等的得到铜印,上书:天可汗赐繁星可汗印。

    烈日可汗等同于大唐亲王,明月可汗等同于大唐郡王,繁星可汗等同于国公。”

    洛苏只说可汗,却不说可汗之下,这是他深谙温水煮青蛙的道理。

    大唐现在还没有彻底插手这些国家的实力,军事胜利还不够辉煌。

    实际上,他给胡人准备了全套的爵位,将胡人爵位和诸夏爵位彻底独立开。

    这种隔阂是好事,能够让胡人踊跃的加入诸夏,就如同先前被赐姓的那些胡人一样,得到了诸夏姓氏后,就真的把自己当成诸夏。

    最关键的是汉人的态度,胡人有了一个入夏的标准之后,只要达成标准,那汉人也会认可这种标准。

    这是洛苏吸收了上古时代的教训,诸夏和夷狄的界限不算是很分明,导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胡人想要融入太难,就算是思想彻底汉化,再加上血统也已经没有大问题,但还是会有所顾虑。

    在前往极西之地后,洛苏考察了罗马给蛮族公民身份这件事,认为罗马虽然文化认同做的差,但这种明确的身份,是一件可以采用的手段,他结合了诸夏的实际,制造了一个比较苛刻的,但却能不断从外引流的标准,于是有了现在这个变夷为夏2.0的版本。

    洛苏这句话一说完,几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大唐天子并不激进,也没有消灭他们这些国家的想法,至于册封可汗,那是自然之理。

    但真正的大菜在之后,如果仅仅是这些的话,那这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构思。

    当初封建制度、宗法制度、周礼、军队制度,邦周的等级社会是由一整套互相协调的制度共同维护的。

    尤其是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的相同配合和相互托底,几乎是那个时代最完美的。

    洛苏的声音略提高了一些,声音中仿若有金石之音,“在天可汗为中心的天下中,诸国可汗授印,诸可汗再向国中贵族授印,有印者为合法,无印者为叛逆。

    诸国每三年,在长安朝贡天可汗,天可汗巡幸四方,千里内的可汗都要前往跪拜。

    在天可汗制度下,和平和稳定是唯一的目标。

    所以诸国不得擅自发动战争,只有持天可汗节杖的才可以发动战争,且事后要向天可汗报备,在天可汗的体系中,天可汗之下,只有四个烈日可汗、八个明月可汗、十六个繁星可汗。

    这三等可汗,每三年由天可汗重新评估,诸部对天可汗的忠诚、恭谨、贡献,将是决定这些汗位的重要原因。

    烈日可汗,在诸国发生争端时,向天可汗递交国书时,有资格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最终的决断由天可汗裁决。

    只要有一个明月可汗提名,繁星可汗中有一半以上,共同递交国书,就可以提名废黜烈日可汗,这是为了防止强大的烈日可汗,欺凌弱小的部落。”

    嘶。

    殿中响起一阵阵吸凉气的声音,这规则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再复杂一点,这些胡人也搞不懂,但却真的好用,无论是大部落,还是小部落,都能够在这其中发挥作用。

    最关键的是,从这个规则中,能体现出天可汗,是真的作为仲裁者,而不是一个侵略者去管理诸国的。

    野心家终究是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只想着平平安安的赚钱享受,这个规则保护小部落,这些部落就一定会团结在天可汗身边。

    “天可汗的存在,就是为了给诸国带来和平,所以任何胆敢破坏这个制度的人,都应该遭受最严酷的刑罚,诸国都应该联合起来讨伐他,响应天可汗的命令和征召。

    各国军队都必须统一接受天可汗的调度。

    大唐帝国也将竭尽全力,保障诸国的安全、利益、独立。

    大唐帝国就像是大树的枝干,帝国的繁荣才能保护诸国,所以如果国内有叛乱,天可汗也可以征调诸国军队,来到国内平叛。

    换言之,诸国的军队将无条件的接受天可汗的征调,献上忠诚以及一切。”

    洛苏说罢,殿中一片寂静,下一刻,疏勒国主噗通匍匐在地上,高声道:“皇天之下,至高的天可汗啊,请接受我的效忠,我愿意为您而死!”

    他的下跪就仿佛是打开了什么开关一样,几乎在瞬间就一片人噗通跪下去。

    “天可汗万岁!”

    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齐声高呼着。

    成了!

    李世民激动!

    ————

    在贞观四年后,大唐天子以“天可汗”为名义向诸部下发诏书,征调部众,征发军队,任命君主,甚至干涉内部重大决策。

    在发布大政策的制书上,加“全草原的天可汗”,这象征着大唐天子下行的天可汗,绝不是一个荣誉和虚名,而是对草原拥有绝对的天赋主权。

    天可汗就如同大唐皇帝一样,是诸夏天子下的一级君主,诸夏天子有毫无争议的草原统治权,和大唐皇帝的职衔并列,可以称之为胡、夏二重君主。

    在贞观四年后,新的帝国体系如同大日般冉冉升起,不同于过去并不具有实际约束力的传统朝贡,这是一种世界联盟体系的雏形,这是一个具有国际性质的组织,参与的诸国最终目的是,借助稳定的中央帝国,来达成一种稳定的国际秩序,既而在这种稳定而和平的秩序中,尽可能的发展。

    汉朝挥舞着刀剑所构建的体系轰然倒塌,在汉朝的废墟上,大唐一手挥舞着刀剑,一手持着节杖,再次屹立于东方之巅,一个辉煌至极的时代画卷,彻底展现在整个大唐面前,挥墨泼洒画卷的,一个是大唐天子李世民,一个是大唐国师洛苏。——《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