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新明一五六七第311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内阁在收到张朝的奏疏之后,高拱与张居正的心也总算是平复了下来但朝堂之上的攻讦才刚刚开始。因为此次辽东都司改制为辽宁布政司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而首当其冲便是山东布政司。原来的一布政司辖两都司,虽说按政体上来看布政司与都司是平级而且互相不从属;但都察院把辽东都司的检察权划归给了山东道,而户部及刑部都将辽东都司的财政及司法监督等权利都划归给了山东清吏司。

    如此山东布政司掌控着辽东的财政及粮食调配之权,而山东提刑按察司则掌控着辽东的司法权。虽说其军事上是由辽东都司直接掌控,但没有行政司法权的辽东都司实则也只是山东都司平级的军事机构但从属与山东布政司的军事机构而已!

    但随着巡抚一职的出现,辽东都司的按察的权利得到强化使得一些专属的权利在巡抚的谏言之下等以设立。如正统元年设置的辽东分巡道,就等于将原山东道的检察之权直接划给辽东都司。而成化十九年设置的总理辽东粮储户部郎中的设立这便将辽东都司的财政权分拨而而去。

    而此番更是直接彻底将原本山东布政司及按察司的派驻辽东都司的官员的权力给直接剥夺了。原本的分守道及分巡道,使得一些官员可以同一职而两地履行政务职责。即在辽东虽然受辽东巡抚节制,但也可受山东巡抚的调遣。而此番改制将原本从属于山东各级的权利给剥夺了。这就造成了今天的“金州卫事件”。

    韩楫看着高拱道:“此番辽东都司改制为辽宁布政司也算是结束了,至太祖开国以来辽东的从属问题。”

    陆树德给高拱奉上茶水道:“其实在先皇三十年之后辽东都司逐渐完备的兵备体制的形成,辽东都司的行政结构便已经逐渐与山东布政司渐行渐远;从体制上来看二者从皇上登基以来便已经没有了什么实质上的联系。而此番晋王的改制谏言也只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但,我还是有一点想不太明白王爷为何一定要将辽东都司改制为辽宁布政司?”

    韩楫看着陆树德道:“你那一段时间不在京城,没有亲眼目睹王爷在朝堂上舌战那些反对设立辽宁布政司的官员。王爷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辽东之地的历史。辽东与西北的那些夷狄部族之间的情况存在这千差万别,西北之夷狄,强如匈奴和突厥这样辉煌一时的夷狄部族,但面对汉唐时被打着西遁;虽说这与汉唐的军事有关,但王爷却给出另一个解释。

    “西河套、东辽东,这两个地方的温暖气候和肥沃土壤才是游牧民族进攻中原得跳板,这俩地方至少要控制一个,控制了才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这就是为什么东北的夷狄或者是控制了河套的夷狄往往对中原王朝产生较大得冲击的原因。”

    “在我大明控制了河套时,我们可以击败强如北元势力。而今我大明失去了对河套的控制以至于连像俺答这样的万户也可将我大明视为他的后院。而强如大唐的太宗时期可谓是横扫大漠南北,却对占据辽东之地的高句丽一点办法都没有。隋朝因为远征高句丽而亡国,天可汗在高句丽尝到未有的败绩,最后还是高宗趁着高句丽内乱才彻底解决。”

    “王爷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一个不一样的见解。辽东之地乃湿润地带,气候和温度其实与中原并无太大差别,还有辽河这样的大江大河,水资源丰富,有了大河就带来像辽河河套这样与黄河河套一样的农业土壤。因此可以发展出来大规模的农业,而形成诸如放养猪羊等这样的定居牧业,如此占据这些地方的夷狄之族便有了相当强的经济实力。这就和那些在西北草原的那些灾年饿的上马都费劲的夷狄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东北这里粮食产量足够丰衣足食,山脉和森林也提供了足够的矿产和木材资源,那这样的一个富足地方要么不出兵,一旦出兵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高拱看着韩楫道:“伯通,不要光听人家之言而言;要做到取人家之长而为己用。王爷之所以能说出这些话语,不是偶然的。这是在对历史的烂熟之下方能做出如此这番言论。他能从史书中读出对我中华威胁最大的夷狄不是来自西北之地,而是起源于辽东之地的夷狄之族!”

    “从鲜卑主导的‘五胡乱华’到占据我中华半壁江山的金国,能入真正入主中原的夷狄之族多数是从辽东之地崛起而入主中原的!这才是王爷为何要改辽东都司为辽宁布政司的最主要的原因。就目前我大明周边的局势来看,西北对我大明威胁最大的两个部族都已经与我大明达成了和解。如此大好局势正是抽身解决东北各夷狄之族的机会。”

    “这些年,土蛮等朵颜三卫对我大明辽东的袭扰是一年多过一年;而我辽东的防务也呈现江河日下的趋势。加之建州女真及其他女真部族趁我大明气虚体弱之际,也开始对我大明的趁火打劫。而对于一个曾经入主过中原的夷狄之族,如果让她再次崛起势必对我大明构成严重的威胁。而此时设立辽宁布政使不仅对我大明的国势起到一个重振的助推,也是对周边那些心怀不轨的夷狄之族的一种震慑!”

    说到这里高拱起身看着韩楫及陆树德道:“此番攘外之事便交予王爷谋划,而这安内之事却落在你我之身!”

    陆树德转眼看着高拱,用极其小声之音在高拱的耳畔言道:“老师,学生有句话一直压在学生胸中,不知可一问老师。”见高拱点了点头,陆树德继续说道:“皇上如此放任晋王,他就不怕那天祸起萧墙!要知道,我大明现在可有太子!”

    一听陆树德这话,站在一旁的韩楫立马向四周看去;发现除了自己、高拱及陆树德之外并无他人。韩楫立马斥责道:“与成,休要胡言!”

    陆树德说出了当下很多官员的心声,也触动了高拱那根深藏于心中的弦;此时那根激荡的弦泛起的沉音令高拱的心久久不能平复!看着高拱端坐于椅子之上,韩楫拉着陆树德向着值房外而去。陆树德半推半就被韩楫拉出了高拱的值房,他知道刚刚自己的那一问可谓是惊天之问;而高拱此时此刻也因自己的那一问陷入了沉思。

    而高拱刚刚才泛起的安内之思,此刻已经被陆树德的那一问给惊到了九霄之外去了!这个问题从他知道这个世上还有这么一位王爷的那一刻他便在心里开始思绪着这个问题。他的才能及学识可谓是当世无双,胸怀济世救民之心,如他能作为一国之君那可谓是万民之福。但,现实却是储君早立;奈何?奈何呀?

    。。。。。。。。

    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以来,再到汉朝形成的三驾马车拉着帝国前进到大明帝国。原本的外戚、宦官和文臣三驾马车被朱元璋拆得是七七八八。但随着他的归位,除了外戚,其他两个又重新掌控了大明的政治。

    废了丞相,现在却有了内阁首辅大臣;立铁书以警示后人不要重用宦官,却不想那块牌子就毁于宦官之手。两驾马车的回归,势必再演前朝内外朝争权之故事!作为外朝的最高职位莫过于内阁首辅,而作为内朝的首位之官便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今,作为外朝的次辅和内朝的老二都盯上了各自的奋斗目标;并且这两位老二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走向了联合。

    文臣与宦官在皇权的挟制之下,相互制衡而对立斗争;这可能是明成祖朱棣提升宦官地位的原因之一吧。从朱载垕之前的几位君主来看,似乎只有世宗在位,文官集团才全面压制住宦官集团;但却搞出了个严嵩这样一位大奸臣。

    到了朱载垕继位之后,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势均力敌的状态。这或许跟朱载垕腹黑的属性有关!一面明知道高拱与陈洪、孟冲的关系密切,而接受高拱推荐让陈洪与孟冲出任司礼监重要职位。在高拱取得首辅之位之后,便借着绿倪事件查办了陈洪与孟冲;让冯保重回司礼监并出任东厂掌印一职。为了使自己的老师不至于因此事与自己撕破脸面,那就只能让冯保的司礼监掌印美梦破裂!

    在高拱才回内阁之初不惜以吏部尚书之位来巩固他的地位,这多多少少与朱载垕念及他这老师之好的报恩心态。而当高拱取得了首辅之位之后,朱载垕立即对自己的内朝进行了调整。让一个毫无野心的枉正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或许是朱载垕留给高拱的最后一点面子。让原本只是御马监掌印的冯保重新进入司礼监出任司礼监的二把手——秉笔太监一职并让其兼任东厂提督一职。这一安排或许就是为了让冯保去牵制高拱。

    但就目前的朝局来看,朱载垕的安排还算维持着文官集团与内阁的平衡。但他不了解冯保对高拱的恨究竟有多大?当一个被仇恨激发出斗志的人,他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是朱载垕所不能预想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师此时到底有专横和鲁莽,全然没有了一位帝国首辅的胸襟!

    在朱载垕刻意的安排下,令冯保对高拱的仇视进一步加深。为了报仇的冯保使得他暗中布局谋取扳倒高拱。借着与李贵妃的关系他成为太子的大伴,接着太子的权势他成功与张居正走到了一起。

    张居正对高拱与冯保日益加深的矛盾,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独揽朝政的机会。都是朱载垕在潜邸的旧臣老师,但高拱的恃宠而骄、专横专权令张居正感到仕途迷茫。张居正很清楚现在朝中的局势,自己只有扳倒高拱;谋取首辅之位,如此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当冯保以提督东厂再次回归司礼监并出任秉笔太监一职,令张居正看到扳倒高拱的希望。张居正清楚地认识到冯保在后宫多年,虽不受朱载垕待见,但却很受李贵妃信任。而当冯保与他面谈之后,并提议让他出任太子的老师之责之后;令张居正更加看到扳倒高拱的机会。

    张居正全身心扑在了太子的教育上,期望这位皇子将来能继承的衣钵将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但张居正此时忽略了一个变数,而这个变数使得张居正功亏一篑;差点晚节不保。而此时他最大的政敌高拱此时在他的学生的提醒之下,将尘封在内心的问题再次开启。开始重新审视整个大明朝局。

    。。。。。。。。。

    今天山西太原的奇缘斋可谓是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大大小小的商人齐聚一堂;只为求见一人。这人不是别人,真是张朝的商务代表——李义。

    李义冲着站立于自己对面的一名商人冷笑道:“当初,让你支持王爷;往辽宁运送些粮草及生活品。你呢?嫌这嫌那的!现在得知王爷会在辽宁搞大项目你有舔着脸来求我了。告诉你,我李义今天再次当着这满屋的商人给你说;以后,我经手的商业都不会交予你这样的人。出去!”

    而这时一个声音传来,笑道:“何事令李兄如此大动肝火呢?”

    李义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张四教。李义拱手见礼言道:“是什么风将四教兄从江南之地吹回这太原来了呢?”

    张四教笑道:“这不新购进了一批粮食,准备亲自押往辽宁以此求见王爷;还望到时李兄你能引荐一二。”

    李义伸出右手示意张四教坐下,转手示意服务员给张四教上茶。张四教一边坐下,一边言道:“听说辽宁布政司刚刚完成改制,因改制耽搁一些播种时机;故今夏的粮食有些欠收。故在南方收购了一批粮食,以解决辽宁布政司的粮食短缺之问题!”

    李义笑道:“那我可代辽宁布政司的民众感谢四教兄的感慨捐助,我也定会向王爷传达你的爱民之心。”

    几句客气之言之后,张四教便转入了正题:“上次李兄召集这三晋大地的商人聚集在这奇缘斋,而在下因要事未能亲自实属遗憾呀!虽听家人回报,但今日还想听听李兄的当面指教!”

    李义笑道:“指教不敢当,我也是转达王爷的意思而已!以前的话我也就不多言了,你老兄对王爷的支持可谓是甚多也。今日又再次亲自押运粮草北上,我想王爷此番规划定会有老兄的一席之地的!”

    张四教笑道:“这都多亏了李兄的美言及推荐,方能有我之一席之地也!”

    李义对张四教挥了挥手,示意张四教附耳上前;张四教又岂会不知李义这是为何,立即将头偏了过去。

    李义在张四教的耳畔言道:“前日从辽宁传回消息,王爷经过多方调查在辽阳府弓长岭发现了一座铁矿及硅石。铁矿的用处无需我多言,而这硅石便是炼制玻璃的重要材料。等大连府的制碱厂落成,倒时辽东之地便也能炼制玻璃。那时经海运贩卖到朝鲜琉球等地定是紧俏商品。如果,你有心将这些东西运送到南洋之地也是能赚过盆满钵满!”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新明一五六七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新明一五六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新明一五六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明一五六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