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新明一五六七第320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场针对张居正和高拱及“一条鞭法”新政的阴谋最后以于慎行外放而暂时得以平息,而在张居正的运作之下于慎行外放了一个辽宁户部清吏司郎中之职。而当张朝看了这样一个不痛不痒的之任命在心里笑了。

    都知道这各部的清吏司是属于中枢六部下属的办事机构,属于中央各部的直属单位。其中吏部设四个清吏司,户部设十三个清吏司加上这新设的辽宁户部清吏司现在为十四个;另外礼部设四个清吏司,兵部设四个清吏司;而刑部新新设的辽宁布政司也增加为十四个清吏司,还有就是工部设四个清吏司。而各司之长官称“郎中”,为正五品官员,而其副职为“员外郎”,为从五品之职;另外还有什么“检校”、“提举”、“典史”、“大使”等等一系列从属官员。

    对于张居正与高拱对于慎行的处理办法当即就有人提出异议。都知道这清吏司的官员是什么性质的官。按张朝的理解那是中央各部部委里各司的司长,有见过哪个司长是长驻外省的。这也是张朝为何在知晓高拱与张居正对于慎行的安排而在心里笑的原因。

    能给张居正提出弹劾之人,那都是混迹朝政的老手;对于张居正对于慎行这样一个安排能不明了于心吗?今天将于慎行外放到辽宁去走一遭,转身便将其召回朝中便可继续在户部作这辽宁户部清吏司;而且还将于慎行有一个闲职的翰林转为一个实权的郎中。这可不是这背后之人想为之事。

    故还没有等于慎行起程去往辽宁任职,针对于慎行的弹劾又开始了。但在高拱及张居正的强势的压制之下,非但没有平息言官们的上书;反而又愈演愈烈之势。高拱与张居正都明白此事虽说表面是冲着于慎行去的,而实则是从着张居正去的。而张居正的背后便是刚刚提出的“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大计。故,对于高拱与张居正都清楚认识到此事的厉害关系。

    在与张居正商议之后,高拱决定就此事对言官们进行一次整治。高拱明白为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得拿出当年商君徒木立信气概来。自来对言官没有好言的高拱在上次被罢免回乡就是拜言官所赐;故,当收到高拱还朝的消息之后而清楚高拱为人的言官们可谓是风声鹤唳。当年朝中的一代“骂神”欧阳敬一及“詹三本”詹仰庇可谓是死的死、致仕的致仕。

    而清楚认知到言官在朝政中作用的高拱自然不会给言官们再次将自己搞得致仕回乡。于是,一回京便借着京察之机,将一大批言官给排挤出朝廷。更有甚者的高拱为了不给他人借言官整倒自己,他将他掌握的吏部的吏科都给事中及给事中全都换成了他的学生;如此他便可用其掌握的资源去攻击其他官员(因为高拱开了这样一个不好头,使得后面的一些掌权者纷纷效仿;而使得明朝末期出现了什么东林党、浙党、赣党等等利益集团;而使得明朝陷入了党同伐异的党争之中;而在大明中央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面对高拱的反击,言官们再次表现出“文人的气节”。自嘉靖从其堂兄的手里接过这大明的天下之后,因“大礼仪之争”使得嘉靖对言官便产生了打心里的不信任感。后又出现了严嵩这样一位大奸臣。如此,言官早已不是当初朱元璋所期待的那般了;也不是向前几位皇帝在位那般去检察和怼皇帝为己任了。

    嘉靖对言官及文官的不信任造就出严嵩这样一位奇葩,而严嵩为了到达他的政治目的自然要收罗党羽替其买命。而没有皇帝可怼(嘉靖皇帝躲在西苑修仙,不是一边朝臣可以见到的,而这一修就是二十多年),便都依附于并团结严嵩这样一个权臣周围,其实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便是信严嵩有饭吃就这么简单。

    言官都有敢言直谏的风节和精神,这主要得益于这些言官都出身于正统儒家的教育之下而形成的政治伦理及道德传统的浸染和塑造。而在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终极目标的感召及激励下,使得众多官僚士大夫都恪守为君为国为民的基本原则。而照成了他们敢于直言谏诤。

    正所谓“臣言已行,臣死何憾”,这其中虽也有愚忠的内涵,但于国于民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益的。特别是明代言官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群体意识,一批言官忠实地履行着监督与纠察的职责,对于朝廷的各种权力体系起到了一种较强的制约与规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遏制了由于权力带来的弊端以及衍生出来的种种腐化因素。

    凡事都有其存在其两面性存在,有敢于直谏而为国为民请命之人,那也就会有无事生非迫害忠良之人。而此番这些言官这般无事生非这背后便有其背后的势力所支持,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便是这些言官们背后的金主。他们不想因为此番税赋改革伤及到他们的利益。

    但他们失算了,也低估了朱载垕对他的这两位老师的信任;当然这或多或少也有张朝的思想的影响。再则,也就是大明现在无论是太仓还是内府都已经穷得快揭不开锅了。这让朱载垕在深思张朝之言之后也又对大明现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现状进行重新审视而让朱载垕再次相信了张朝那个三百年理论的做出明确的判断。

    有了朱载垕的支持,面对言官再次针对高拱的不公及张居正庇护提出的弹劾;高拱对这些言官做出果断的反应。一时间,大批言官纷纷丢官致仕;最不济的也得弄得你在这京城不能立足而外放到地方做官。

    对于于慎行,张朝在太原时曾与其有个一面之缘;对这位年轻人张朝还是比较看好。后虽回京,但在京城的政治氛围及自己的身份张朝对这位有着一面之缘的年轻人却无再见之缘。而今日再见时,于慎行却有点左迁之意;故其心中多多少少有点不痛快。

    张朝示意于慎行不必多礼,笑颜而道:“可远,上次与你相见已是三年前之事了。后虽在京城出入,也未曾与你有一面之缘;而今日你为我辽宁布政司之户部部清吏司之郎中。想来你也知晓,这辽宁为新设之布政司而税赋工作比关内的各省都要繁重;还望你以后能勤之勉励。”

    于慎行听闻张朝此言,也知晓张朝这话中之意;就是明确告知他这辽宁布政司乃新设之布政司,那这其中的工作相对与关内其他布政司这清吏司的工作自然要繁重许多。但实则却不然也。从于慎行来这沈阳府报道的这一路上,于慎行也了解了各地的税务情况。而现实是这辽宁布政司虽为新设立之布政司,但税赋情况却好于关内其他布政司。

    张朝转眼看了一眼于慎行,见他心有所思便继续言道:“夏粮之税,因辽宁布政司新设之故,而朝廷减免之。而马上便是秋收;这秋税按朝廷的政策减免一半而收。从现在统计的田地来计算,虽说是减半而收但也比往年的税收要高出百分之二十。”

    见于慎行一脸不解地看着张朝,站在一旁的韩玥解释道:“王爷口中的百分之二十,便是两层之意。这还是在减免了一半之再另行计算的。如此可见,往年这辽东都司的税收少了一半还有多?”

    听闻韩玥之言,于慎行转眼看了一下站立于张朝身后的韩玥;见其所穿戴的官服于慎行知晓这韩玥是辽宁布政司衙门的照磨。(照磨,官名。即“照刷磨勘”的简称。元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设立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另肃政廉访司中负责监察的官员也称照磨,“纠弹百官非违,刷磨诸司文案”。明朝沿元制,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并在各地继续强化照磨制度,在各省布政使司中,均设照磨一人,从八品;按察使司中,设照磨一人,正九品;各府亦设照磨一人,从九品。)。当然韩玥其职不是为肃政廉访司的照磨而是属于主管审计工作的。

    张朝笑道:“韩玥虽然年轻,但其精于计算;故我让其主管辽宁布政司的审计工作。他也总算没有辜负我的苦心。韩玥,你等一会儿与于大人相互认识一下。将你所分管的户科之工作与于大人交接一下。你以后转职去主管商业赋税的工作吧。”

    韩玥点了点头,转身看着于慎行见礼之后,笑道:“于大人,今后还请你多多指点。”

    而这时,张翼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见礼之后言道:“鲍崇德鲍大人回来了,有要事求见王爷。”

    张朝冲着张翼点了点头道:“让他进来吧!韩玥,你先与可远去到你的办公室商议这秋税工作!”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新明一五六七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新明一五六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新明一五六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明一五六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